動作分析

 

 7.2.4管理督導者必須不斷的努力,以便使部屬的勞動變為工作﹒

      7.2.5作業的內容及意義﹕

          7.2.5.1作業﹕人及輔助的机械,加諸于物品的工作的過程

          7.2.5.2正常作業﹕真正有价值的作業

          7.2.5.3附屬作業﹕沒有附加价值的作業

          7.2.5.4浪費作業﹕屬不必要的作業﹒

7.3動作分析

      7.3.1動素﹕為所有﹕動作之基本划分單位,為組成動作之基本要素

      7.3.2有效動素﹕能直接推進動作或操作之進行者如伸手,移動,握取,放手,預對,應用,裝配,拆卸

      7.3.3無效的動素﹕不直接關系到操作之進行,如找尋,選擇,對准,檢驗,計划,延遲,故延,休息,持住

      7.3.4動作意識﹕

          7.3.4.1能直接發現動作的浪費﹐不需刻意感

7.3.4.2看到浪費的動作﹐就能提出改善的能力

          7.3.4.3會有自動依据正确的改善程序去思考方法的習慣

7.4稼動分析

      7.4.1何謂稼動損失﹕

          在標准作業方式進行作業中﹐由時間觀測的一個周期作業時間﹐經長時間觀察﹐了解為何無法獲得

      7.4.2工作總時間=一個作業時間*產出數

     7.4.3生產Tact:

        7.4.3.1生產tact:一天之中生產一個良品的時間

        7.3.4.2生產tact=生產線的勞動時間/必要生產數

            必要生產數=計划生產數*(1+預測不良率)

     7.4.4生產線tact:

        7.4.4.1生產線tact:一天之中有效的生產一個良品的時間﹐也就是生產生產一個良品時間

7.4.4.2生產線tact=計划稼動時間/必要生產數

              計划稼動時間=勞動時間-計划停止時間

7.4.5稼動率

        7.4.5.1在勞動時間內﹐將設備﹐人力運用在產品的產出上﹐所表現出來的指標

        7.4.5.2稼動率=生產線tact/生產tact

        7.4.5.3實績稼動率=稼動時間/勞動時間

              實際稼動時間=瓶頸工程作業時*實際產出數

6新生產技術

1.生產革新﹕

1.1市場導向時代=產品過剩的時代

       做得出來未必賣得出去﹐多种少量生產﹐售价-成本=利益

2﹒為什么找不到問題癥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