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适应性

 

环境适应性

也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必然会产生一些动作,那势必会对系统的功能要素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更进一步,系统是动态变化的,需要考虑在不同条件下的功能体现,需要分析评价其影响情况。

步骤

(1)    功能明确,即系统的功能定义。

(2)    要素获得与分析。强调一点,必须非常熟悉该活动。

(3)    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千万不要用经验来加以估计,正反两面都要俱到。

(4)    问题的定义。很多情况下,并不清楚影响问题的要素有哪些。采用试验方法。先假设一下影响问题的要素会有哪些,一般需要设立三种以上的假设。 然后根据假设进行试验。用定量的数据进行描述。数据的多少可以根据泊松定义来计算其需要数。如果发现不离散,12组数据即可以,如果离散,35组数据。有了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法进行分析比较,建议采用Excel提供的数学功能进行处理。在这里,90%的原因可以呈现出来。

(5)    把这些原因放到系统的要素相关性中进行分析。可以比较明确的分析出这些原因在关系中所处的环节。当然,也就可以采取措施了。

(6)    方案确定与实施。

(7)    得到层次关系。从问题点出发,依据实施结果,逐步理清各中要素关系的重要性。依据重要性,制定作业标准,使其稳定,迫使系统也稳定下来。

(8)    重复(5,6)步骤。

(9)    评价所做的改动。对前后的实践情况进行比较,如果系统的功能已经实现,并且已经稳定,那就大功告成;反之,重复(4,5,6)。

(10)系统优化。

 

ST攻略

 

一、定义:

ST (standard time):标准时间,在特定的工作环境条件下,用规定的作业方法和设备,以普通熟练工作者的正常速度完成一定质量和数量的工作所必需的时间。所以,ST要求如下:

1.作业方法必须是标准的。

2.作业速度也必须是标准的。

3.作业者必须是熟练工。

由此又得出:

1.作业方法决定ST,应该用更好的作业方法制定ST

2.无标准的作业方法时,无法制定ST

3.ST只与人有关,与设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