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要素

 

第一節安全要素

隨著“5S”活動的不斷豐富和發展,安全對於保證企業的生產活動順利的進行,在六、七十年代逐步重視起來。近幾年,日本將其歸納到“5S”活動范疇,發展為“6S”。

安全生產是在保證勞動者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前提下,進行生產活動的。生產活動必須在安全環境中進行,沒有安全的保證,就談不上產量、質量。總之,離開生產活動講安全,也就失去了實際意義。

在生產現場,我們要對員工進行經常性地崗位安全教育,以及某些危險崗位的專業安全教育。如:波峰焊操作、元件成形機、啤機、注塑機、銑床等。生產部門必須制定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IE制定各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並負責上崗培訓和考核。行政人事部門應對安全生產活動進行日常檢查、經常性檢查、專業性檢查、綜合檢查;生產部門要進行上班前檢查和下班後檢查。發現問題應立即上報行政人事部門解決。

在生產現場,有許多消防設施,如滅火器、消防栓、應急燈、緊急疏散通道、蔬散路線指示牌。這些設施下面,不准堆積物品擋住視線。滅火器、消防栓。按照國際常規,一般用紅色地板膠標示出60*40cm面積的專用場地和通道。

廠區內還應該備有沙池,專用於某些耗油設備的消防使用。